今日校友

Alumni

创业导向 - 独具特色 - 世界一流

校友风采 Information

董静涛 商海弄潮者的岁月旅途

发布时间:2017-03-20   

如果说勇于追求、敢于创新、敏锐犀利体现了他的大气磅礴,那么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 做人则展现出他的细致入微。古往今来,凡有成就者,无不身兼这两种特性,且二者和谐统 一,相辅相成。

几番起落,风云振作

和很多创业者的经历相似,董静涛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1987 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掀起一轮下海热,看到别人在商海里翻腾, 任教于林业干部学校的董静涛 也按捺不住了。当他了解到成都、内 江两地香蕉存在差价时,便从成都市批发了20吨香蕉发往内江,不 想运输途中遭 遇交通事故,导致香蕉延期交货,之前的口头约定被 毁。苦守着20吨无人购买的香蕉,那十几天的艰难经历,董静涛到现 在还历历在目。虽然第一次下海就被呛得难受,但不屈不挠的董静涛 没有在失败前跌倒。他从这次失败中懂得经营之道绝非“低买高卖” 那么简单,他发誓一定要参透商海玄机,做自己的一番事业。

1990年初,国家政策允许机关单位办实体企业,董静涛立即向 所在的林业厅主动请缨保留公职,下海创办实体企业。此后,他转 战南北,足迹跨越广西、上海、北京,先后经营过餐馆娱乐业、房 地产业、矿山开采业、林业经营等。2年的时间,他积累了不少管理 经验,然而兜转了一大圈,董静涛还是觉得老本行林产行业对自己 最具吸引力。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

有的时候机遇就是如此,在不期然之间来到人们眼前,而只有 真正的智者,才能够乘着机遇的翻飞之翅,翱翔于成功的天际。

1995年对于董静涛来说是个转机之年,重新回到林产行业的他 开始二次创业历程,这回犹如拨开阴翳见晴空,他敏锐地觉察到国 内强化木地板的市场需求和生产空缺。眼看机遇稍纵即逝,他赶紧 向林业厅申请借款成立了升达强化木地板公司,并从德国引进了全 套生产线,成为国内首家生产强化木地板的厂家,做业内敢“吃螃

蟹”的第一人。由于强化木地板项目颇有前瞻性,引领了家装市场 回归自然的新潮流,2002年“升达”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潜力的商 标。辉煌的成绩面前,董静涛从未满足于现状,将“升达”打造成 世界名牌是他暗自为自己设定的目标。

作为企业的掌门人,“升达”走过的每一步,董静涛都会在心 里斟酌再三。二次创业的成功让董静涛对“做生不如做熟”体会深 刻。他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比作商海行船,如逆水行舟,必须做大 做强。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做自己熟悉的行业,但也不能盲目 求大。著名经济学家郞咸平说“中国的企业一大就死”,虽然偏激, 但也指出了中国企业管理的薄弱。经验的积累,经济学家的教益都 让董静涛明白,“升达”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依托先进的管理。

管理艺术的修炼之路

企业的管理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种艺术,对于工科出身的董 静涛来说,多年参与一线管理虽让他积累了足够的实践经验,却有 失于零散、不成体系。“升达”以前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面临着和 国企类似的问题,如何破除发展谜思,董静涛选择进校园求取答案。 2002年,董静涛成为西南财大首届EMBA研修班的学员。和 其他同学一样,带着对企业发展的关注,对管理技巧的疑问来寻求 解答。在课堂之外,同学之间也能形成强大的智囊团,帮助他把 握产品上游链的需求,为“升达”产品需求分析提供建议。两年的 EMBA学习经历让董静涛对管理有了特别的感悟,“企业是干出来的,要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句话董静涛时时提起, 虽然简洁朴实,但却因包藏大智大慧而耐人寻味,真正的管理艺术 正应如此。